
数说农村路丨我国“四好农村路”提出第十年 成功兑现这一承诺
央广网北京12月1日消息(记者王晶)农村公路是我国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在我国“四好农村路”提出第十年之际,《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白皮书发布。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2014年以来贫困地区新改建农村公路超过140万公里,新增超过4万5千个乡镇和建制村通客车,2019年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2020年实现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客车,兑现了小康路上不让任何一个地方因为交通而掉队的承诺。
数据显示,十年来,我国新改建农村公路250万公里,截止到2023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了460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形成了一条县道沟通城乡、乡道往来交织、村道抵田连户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交通运输部综合规划司负责人侯振兴表示,交通运输部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农村公路的先行作用,不断加快贫困地区交通发展。
第一句话是路更好走了。经过多年努力,搭建了通村畅乡、连片成网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构建了普惠公平的农村运输服务体系,农民出行从“走得了”到“走得好”,农村物流从“运得出”到“运得畅”。农村地区“行路难”的问题得到历史性解决。
第二句话是乡村更美了。“四好农村路”串联起城市和乡村,缩短了城乡间的时空距离,盘活了农村地区文化、旅游等特色资源,推动农村地区“因路而兴”“因路而富”“因路而美”,让乡村振兴的动能更足。“四好农村路”助力优化村镇布局,留住了乡韵乡愁,促进了乡风文明,改变了农村面貌,助力绘就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新画卷。
第三句话是老百姓更富了。农村地区交通条件的持续改善,吸引了资本、项目和人才向农村流动,创造了更多就业机会,拓宽了农民群众致富增收渠道,让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红火,党心民心贴得更紧、更近。各地通过农村公路建设引导广大农民就近就业致富,“四好农村路”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
近年来,“四好农村路”建设成效显著,农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增强,农村公路成为老百姓家门口的致富路、幸福路、连心路、振兴路。谈及十年来我国在推进“四好农村路”的建设发展中采取的具体措施,交通运输部副部长李扬介绍,从国家层面,先后印发了《关于推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具有指导意义的政策性文件,建立覆盖多领域的kaiyun农村公路政策体系。目前全国有16个省(区、市)都出台了省级的农村公路条例等地方性法规,为农村公路的发展确立了良好的法律基础。
同时,深化改革创新,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意见》,目前各省省级层面出台的改革实施方案比例100%。遴选了167个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试点单位进行改革探索,以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好的经验。
此外,强化资金保障,调动各方资源,形成发展的合力,尤其是在资金筹措方面,十年来,中央累计在农村公路领域投入车辆购置税资金7461亿元,重点用于贫困地区,全国累计完成农村公路固定资产投资4.3万亿元,逐步构建了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种渠道辅助的农村公路发展资金保障格局。
“我们还把‘四好农村路’发展主动融入农村地区的产业、物流、环境、特色经济的大生态体系中,推动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公路+’模式,服务支撑乡村全面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发挥交通中国式现代化开路先锋的重要作用。”李扬介绍,“我到过中国的不少县村,看到很多农村路通过客货邮融合发展,把当地的农村特色产品通过网上销售,包括带货直播等方式推广出来,把农村公路的发展与运输和旅游、生态建设,包括经济发展,有效地融合在一起,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
截止到2023年底,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由2013年底的79%提升到了91.1%。针对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不足、管理难度大等问题,交通运输部公路局局长周荣峰称,公路领域有一句话,“三分建,七分养”,这句话也充分说明了养护工作在农村公路上的重要性。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农村公路养护工作交上了一张比较好的成绩单。截止到2023年底,农村公路优良中等路率由2013年底的79%提升到了91.1%。多年来,交通运输部在持续加大养护投入力度的同时,也不断探索应用新模式、新技术,主要开展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完善养护标准规范体系。交通运输部先后出台了《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农村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农村公路养护预算编制办法》等一系列技术标准规范,建立起了与现阶段农村公路发展相适应的技术标准体系。同时,交通运输部也指导各地开展了日常养护,预防养护、修复养护、专项养护、应急养护等养护工程,明确了养护工作的相关内容与要求,有效提高了养护工作的规范性和专业性。
二是强化了养护资金的保障。建立了农村公路日常养护补助政策以及与里程、养护成本变化等因素相关联的动态调整机制,提高了燃油税对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补助比例。将政府还贷二级公路取消收费后补助资金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支持各地的农村公路养护,指导各地用好均衡性转移支付、税收返还等相关政策,积极探索将农村公路相关附属设施等有收益的项目与农村公路养护打包,创新资金筹措方式,拓宽资金来源渠道。通过将农村公路管养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探索运用农村公路灾毁保险等方式支持农村公路养护工作。
三是推行科学决策。加强了农村公路信息化建设,推动农村公路养护数字化转型,将养护科学决策纳入到养护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在农村公路养护作业中的应用,研发了路面自动化检测车、便携式检测装备。加快推进农村公路路况自动化检测,深化检测数据分析应用,对养护的科学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
四是创新了养护的组织模式。有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引入了专业化的养护公司,提高养护作业的专业化、机械化、规模化水平。同时加强农村公路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促进群众性养护和专业化养护有效结合。鼓励采用干线公路建设养护与农村公路打捆招标、农村公路片区化养护总承包方式,以及农村公路建设和养护捆绑招标等新型生产组织方式。这一系列做法都有效提高了农村公路养护作业的专业性。
农村公路是我国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交通运输部相关负责人29日表示,十年来,我国新改建农村公路250万公里,截止到2023年底,中国农村公路总里程达到了460万公里,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通硬化路,形成了一条县道沟通城乡、乡道往来交织、村道抵田连户的农村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输入店铺信息,获取专业全方面分析
* 您的信息将被严格保密,请放心填写